首页  >  志愿填报 >  院校大全  > 

温馨提示

网页暂不支持该功能,请打开报考大学APP,使用该功能

学校概况

  • 四川
    所在省份
  • 雅安市
    所在城市
  • 1906
    创建时间
  • 43000
    学生人数
  • 20
    硕士点
  • 11
    博士点
  • 公办
    办学
  • 33:67
    男女比例
学校电话:0835-2882232 学校官网

学校介绍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庄天慧教授、校长吴德教授。
  办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此后历经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2年)、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1927年)、四川省立农学院(1932年)、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35年)、四川大学农学院(1950年)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迁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销)省会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  
显示全部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庄天慧教授、校长吴德教授。
  办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此后历经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2年)、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1927年)、四川省立农学院(1932年)、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35年)、四川大学农学院(1950年)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迁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销)省会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学校现有雅安、成都(温江)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文献资源1491万册(件)。
  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设有学院26个,研究所(中心)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4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二级学科10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6个,本科招生专业73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20个。2005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根据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综合计分,学校在全国农林高校、在川高校中分别位居第7和第4。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5个学科ESI排名近年持续稳定保持世界前1%,农学、兽医学2021年分别入围软科一流学科排名世界前40强和前51-75强。2017年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2018年作物学入选全国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现有教职工近3600人,其中:教授439人、副教授589人;博士生导师315人、硕士生导师82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1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特设岗位1人、青年学者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5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4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3人,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1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4人,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杰出科学家4人、天府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7人、天府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5人,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人选25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3人,四川师德楷模2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辅导员7人。学校是2012年全省首批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2所试点高校之一。
   
  育人体系完备、条件优良。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是1976年以后全国首批恢复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6万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200余人。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3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27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提名6篇。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含示范课程)7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72项。学校是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5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6所高校之一。
  科研成果丰硕、效益显著。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项,四川省科学技术特等奖3项、一等奖71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先后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Science》等发表高水平论文。拥有科技部、四川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9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科技部条件平台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10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以及四川省重点(高校)实验室3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社科研究基地4个、协同创新中心6个、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3个。学校是2012年全国首批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
  对外交流广泛、形式多样。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台湾等24个国家(地区)的100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共签署了130余项交流合作协议,与国(境)外知名高校开展了“2+2”“3+1”“3+1+X”“4+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建有省部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学校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是“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员高校,曾被国家6部委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工作单位,先后被国家外专局评为引进国外智力先进集体、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建设与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1991年4月和2002年5月,江泽民同志先后两次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2002年1月,温家宝同志批示:“川农大精神”应该总结、宣传和发扬。2007年10月,温家宝同志再次批示:川农大工作很有成绩,办学经验值得重视。2008年5月,李克强同志亲临学校看望慰问“5.12”受灾师生员工。2001年10月,李岚清同志亲临学校视察,高度评价“川农大精神”,充分肯定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国际交流合作是活校之方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大力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继续秉承“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推进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中数据截至2022年2月) 收起

院校分数线

显示全部院校分数线

院校设置

截止2014年,学校设有学院22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在84个本科专业招生 。

学院(研究院) 系(研究室)
农学院 作物遗传育种学系、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系、特种植物生产学系、植物生理学系、农业昆虫与农药学系、植物病理学系、生物技术系、生态农业与区域发展系
经济管理学院 农业经济与公共管理系、财务与会计系、金融系、工商管理系、经济与贸易系
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与植物营养学系、土地资源与信息技术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气象与生态学系、微生物学系
风景园林学院 园林系、景观设计系、艺术设计系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学系、野生动物保护系、草业科学系、水产养殖系
动物医学院 基础兽医系、预防兽医系、临床兽医系、药学系、动植物检疫系
林学院 林学系、木材科学与工程系、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
园艺学院 园艺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系、茶学系
机电学院 农业机械化系、电气化系、工程基础系
食品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系、信息工程系
水利水电学院 农业水利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系、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系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动物学系、植物学系、生物工程及应用生物学系、101研究室(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室)
理学院 应用化学系、应用物理系、应用数学系、基础教学部
文法学院 英语系、人力资源管理系、法学系、汉语言文学系、政治系、社会工作系、文化产业管理系、公共外语系
政治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系
艺术与体育学院 体育系、设计艺术系、传播艺术系、教育技术系、基础教学部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建筑系、城乡规划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系、岩土与地下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市政工程系
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系、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系、旅游产品与教育技术系
商学院 工商管理系、电子商务系、人文科学系、理学系
独立研究所 动物营养研究所、水稻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小麦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预防兽医研究所、生态林业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果蔬研究所、园林研究所
其余研究院(中心)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农业特色品牌开发与传播研究中心、德国研究中心、西南作物育种工程研究中心、动物抗病营养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西南玉米技术创新中心、四川省农业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四川省风景园林艺术设计工程研究中心、村镇建设防灾减灾工程研究中心、川猪产业升级与猪肉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专业特色

      截至2014年4月,四川农业大学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5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二级学科76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9个;有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19个。 
      国家级重点学科

学科类别
学科名称
首次批准时间
国家重点学科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1988
国家重点学科
作物遗传育种
2002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2007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预防兽医学
2007

      省部级重点学科

学科类别
学科名称
首次批准时间
农业部重点学科
作物遗传育种
2000
林业局重点学科
森林培育
2006
四川省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
作物学
2008
畜牧学
2008
兽医学
2008
四川省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
作物遗传育种
1992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1992
预防兽医学
1996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1999
土壤学
1999
森林培育
199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004.5
果树学
2004.5
草业科学
2004.5
农业经济管理
2008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2008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2008
植物病理学
2008
植物学
2008
土地资源管理(培育)
2008
水产养殖(培育)
2008
四川省重中之重
建设学科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2003
预防兽医学
2003
森林培育
2003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2008

      国家级特色专业
茶学 草业科学 农林经济管理
农学 动物医学 动物科学
林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 园林
园艺学


密码登录

手机短信登录

手机号码
密码
30天自动登录
登录

加入报考大学

助你考得好,更能报得好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设置6~18位密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注册

报考大学已全面升级,将提供更全面的院校信息与志愿填报服务,请先完善个人信息。

立即完善个人信息

欢迎进入报考大学

请选择你的考区所在地

开始使用报考大学
tel

全国咨询电话

400-100-0233

售前客服QQ 售后客服QQ
微信公众号
wx
扫一扫,最新报考资讯
微信公众号
app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拖动左边滑块完成上方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