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填报 >  院校大全  > 

温馨提示

网页暂不支持该功能,请打开报考大学APP,使用该功能

学校概况

  • 江西
    所在省份
  • 南昌市
    所在城市
  • 1921
    创建时间
  • 50557
    学生人数
  • 51
    硕士点
  • 22
    博士点
  • 公办
    办学
  • 54:46
    男女比例
学校电话:0791-88305092 学校官网

学校介绍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江西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英雄城”南昌市,拥有前湖、青山湖、东湖、鄱阳湖4个校区,其中前湖主校区占地面积4321亩,校舍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
  学校办学始于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和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开创了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先河。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显示全部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江西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英雄城”南昌市,拥有前湖、青山湖、东湖、鄱阳湖4个校区,其中前湖主校区占地面积4321亩,校舍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
  学校办学始于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和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开创了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先河。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2008年10月,习近平同志视察学校时深情寄语“南昌大学前景无限”。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学校视察,就高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发表重要讲话,并勉励学校走创新发展之路,希望当代大学生珍惜韶华,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
  学校现设有人文学部、社科学部、理工一部、理工二部和医学部,拥有12个学科门类的132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设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共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校的化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工程学、材料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02‰,临床医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2.2‰,化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2.68‰。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等级为A,位列全国第3名。学校在2021第三方权威机构学术排名中进入全球前400位。
  学校本部现有在编教职工4400人(其中专任教师2688人,正副教授153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4人,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82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近年来涌现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工人先锋号”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等先进集体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风益、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邹德凤等为代表的一批爱岗敬业、立德树人的先进典型;“江西省模范教师”王雨、“博导妈妈”石秋杰用生命诠释了南昌大学教师“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四爱”精神。
  学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34232人,各类研究生16538人,国(境)外学生1679人。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以“三制、三化、三融合”为特征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以卓越人才培养为代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双学位和主辅修为形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4个。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50多万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和本科教学的优先地位。对接教育部“双万”计划,获批3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0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课程”,总数位居部省合建高校首位,全国第37位。连续两届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学校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江西主节点单位,是江西唯一参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建设的高校。
  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中国-加拿大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南昌),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个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1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1个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9个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5511”重大科技创新培育平台,73个省部级科技平台(不含附属医院),19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1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26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优秀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5项。
  学校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标志性、有特色的科研成果。江风益教授团队“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摘得2015年度唯一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是自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首次由地方高校获得的一等奖,正助推江西打造“南昌光谷”。2019年,经国家权威部门鉴定,高光效黄光LED技术等5项成果中,有4项国际领先,1项国际先进。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23枚金奖(含7个推荐国际项目),其中第七届大赛我校斩获19枚金奖(含7个推荐国际项目)并获得总决赛冠军。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列第34位,其中2020年列全国高校第14位。学校高水平科研论文取得突破,先后发表在Science、Nature子刊等高质量期刊上。学校还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学校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荣获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稻渔工程”团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学校加入了“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是“南亚—东南亚高校联盟”创始高校之一和“欧亚-太平洋联盟”“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成员单位,是中国教育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全国汉语水平HSK网考先进考点,是江西省唯一一所获批简化因公出国手续的高校。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与40多个国家(地区)的17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建立了中德研究院、中国-加拿大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南昌)、食品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国际材料创新研究院,与俄罗斯高校共建了江西省首个俄语中心。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办学效益及社会影响不断提升。学校分别在法国、西班牙与印度尼西亚设立了4个孔子学院和2个孔子课堂,在俄罗斯设立了汉语研究中心。拓宽学生国际交流渠道,近几年共有5000余名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
  进入新时代,南昌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落实“人才强校、特色创新、产教融合”三大战略,遵循“育人为本、创新引领、合建驱动、改革攻坚、实干兴校、拼争一流”的发展思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朝着创建“具有江西底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信息和数据截至2021年11月) 收起

院校分数线

显示全部院校分数线

院校设置

人文社科学部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南昌大学法学院、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理工学部
      南昌大学理学院、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南昌大学软件学院
      医学部
      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昌大学药学院、南昌大学护理学院、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昌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南昌大学口腔医学院、南昌大学眼科学与视光学系、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动物科学中心

专业特色

截止2013年10月,学校开设12个学科门类的113个本科专业。有8个学术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学术类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2个。

有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特色专业9个、教学团队1个、精品课程2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

特色专业

名称 学院 级别 名称 学院 级别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电工程学院 国家级 通信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 国家级
医学影像学 医学院 国家级 汉语言文学 人文学院 国家级
生物科学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国家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工程学院 国家级
工商管理 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家级 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国家级
软件工程 软件学院 国家级 ---------------- ---------------- ---------
自动化 信息工程学院 省级 麻醉学 医学院 省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机电工程学院 省级 土木工程 建筑工程学院 省级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省级 化学 理学院 省级
化学工程与工艺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省级 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学院 省级
新闻学 人文学院 省级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院 省级
水产养殖学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省级 环境工程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省级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省级 口腔医学 医学院 省级
热能与动力工程 机电工程学院 省级 行政管理 公共管理学院 省级
      品牌专业

名称 学院 级别 名称 学院 级别
哲学 人文学院 省级 通信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 省级
经济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省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工程学院 省级
法学 法学院 省级 建筑学(五年) 建筑工程学院 省级
汉语言文学 人文学院 省级 土木工程 建筑工程学院 省级
英语 外国语学院 省级 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省级
新闻学 人文学院 省级 环境工程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省级
广播电视新闻学 人文学院 省级 化学工程与工艺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省级
历史学 人文学院 省级 临床医学 医学院 省级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院 省级 预防医学 医学院 省级
应用物理学 理学院 省级 医学影像学 医学院 省级
化学 理学院 省级 口腔医学 医学院 省级
生物科学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省级 护理学 医学院 省级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省级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工程学院 省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电工程学院 省级 工商管理 经济与管理学院 省级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电工程学院 省级 行政管理 法学院 省级
工业设计 艺术与设计学院 省级 旅游管理 经济与管理学院 省级
热能与动力工程 机电工程学院 省级 自动化 信息工程学院 省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信息工程学院 省级 电子信息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 省级

密码登录

手机短信登录

手机号码
密码
30天自动登录
登录

加入报考大学

助你考得好,更能报得好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设置6~18位密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注册

报考大学已全面升级,将提供更全面的院校信息与志愿填报服务,请先完善个人信息。

立即完善个人信息

欢迎进入报考大学

请选择你的考区所在地

开始使用报考大学
tel

全国咨询电话

400-100-0233

售前客服QQ 售后客服QQ
微信公众号
wx
扫一扫,最新报考资讯
微信公众号
app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拖动左边滑块完成上方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