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填报 >  院校大全  > 

温馨提示

网页暂不支持该功能,请打开报考大学APP,使用该功能

学校概况

  • 北京
    所在省份
  • 北京市
    所在城市
  • 1954
    创建时间
  • 28191
    学生人数
  • 25
    硕士点
  • 18
    博士点
  • 公办
    办学
  • -
    男女比例
学校电话:010-68902993 学校官网

学校介绍

  首都师范大学建于1954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师范,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学位授予点18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学位授予点9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  
显示全部
  首都师范大学建于1954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师范,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学位授予点18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学位授予点9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建设学科13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建设北京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民政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北京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语委科研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1个教育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个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北京实验室,1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1个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实验室,1个北京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研究基地,4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省、部级设置的研究(院、所、中心)、实验室。
  学校下设文学院、历史学院、政法学院、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心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化示范学院、良乡校区基础学部、继续教育学院、京疆学院、国际文化学院、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燕都学院、中国国学教育学院、美育研究中心、文化研究院、交叉科学研究院等31个院系(中心)以及大学英语教研部、体育教研部。共有专科专业1个,本科专业59个。各类学生总数 28,191人。其中,全日制贯通培养生292人,专科生258人,本科生11,826人,硕士研究生7,415人,博士研究生1,175人,成人教育学生7627人,外国留学生1,227人,已形成从专科生到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
  学校现有教职工2503人,在1680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人数407人,副高职称人数633人,博士1163人,硕士443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5%。目前学校已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如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入选“北京学者计划”,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入选北京市特聘教授支持计划,入选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计划,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入选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入选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11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6人,入选北京市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5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学校另有65名教师荣获曾宪梓高师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教学奖和科研奖。
  学校在2003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截至目前,学校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5个,北京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含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北京市级教学团队9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3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3人,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12个,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1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0部、国家级精品教材5部、北京高等教育经典教材1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06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6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人、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38人;2020年,我校获评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2008年我校成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校;在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3项(含合作项目),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17项,北京市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15项。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电子竞赛、英语演讲等国家级及北京市级比赛中均获得了多项奖励。高层次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8项,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9项。
  学校设有107个研究所(中心),建有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十二五”以来,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82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8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子课题57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子课题11项,“863”计划项目及子课题9项,“973”计划合作项目17项,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4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二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4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20项。编辑出版有《语文导报》、《中学语文教学》等。
  学校占地约8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75.7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条件优良,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总资产168551余万元。校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文献1,490余万册(件),馆藏基础雄厚,是全国文献资料骨干馆之一。学校建有数字校园建设中心,稳定、完善、高效的校园网络已全面开通。此外,还建有国家级标准塑胶运动场、体育馆、羽毛球馆、游泳池等体育运动场地。
  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可以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院校之一,也是京港大学联盟校。学校是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个教育部授予的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基地,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入选北京市首批“北京华文教育基地”的四所高校之一。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目前已同48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271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留学生培养本硕博全覆盖,来自107个国家和地区,并成立4所孔子学院、2所独立孔子课堂与1个孔子课堂协调办公室,即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孔子学院、秘鲁皮乌拉大学孔子学院、德国不来梅孔子学院、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独立孔子课堂、埃及卢克索大学独立孔子课堂以及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孔子课堂协调办公室。同澳大利亚福林德斯大学联合培养了761名教育硕士。
  首都师大附中、首都师大附属育新学校等附属学校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基地,首都师大附中是北京市首批市级重点中学和示范性高中校。
  学校历来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先后被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国和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并多次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未来,首都师范大学将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03月) 收起

院校分数线

显示全部院校分数线

院校设置

      截至2013年,学校下设21个院系以及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大学英语教研部、体育教研部。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基础学部
首都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京疆学院

      附属学校
      首都师大附中,首都师大附属育新学校,首都师大附属实验学校等。
      首都师大附属实验学校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基地,首都师大附中是北京市重点中学之一。
      专业设置
      本科类:哲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教育技术学、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心理学、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化产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影视文学、录音艺术、美术学、设计学类;
      专科类:文化教育、学前教育。

专业特色

      重点学科
     “211工程”重点学科

序号
学 科 名 称
所在院系
1
首都基础教育创新与现代化
教科院、教育技术系
2
中外历史与文明
历史系
3
中国文学研究与现代文化
文学院
4
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研究
政法学院
5
艺术教育与艺术理论
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6
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系
7
遗传与生物工程
生命科学学院
8
城市地理信息技术与首都圈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9
光物理科学与技术
物理系

      国家重点学科

序号
学科名称
学科负责人
批准时间
文号
1
基础数学
李庆忠
2007
教研函[2007]4号
2
植物学
何奕昆
2007
教研函[2007]4号
3
中国古代文学
赵敏俐
2007
教研函[2007]4号
4
世界史
徐蓝
2007
教研函[2007]4号

       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序号
学 科 名 称
批准时间
文号
1
数字文献学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2
数学与信息技术
2010年5月
京教研[2010]14号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序号
学 科 名 称
批准时间
文号
1
数学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序号
学科名称
批准时间
文号
1
马克思主义哲学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2
文艺学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3
汉语言文学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4
俄语言文学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5
音乐学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6
中国古代史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7
中国近代史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8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9
遗传学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10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002年5月
京教研[2002]12号
11
美术学
2002年5月
京教研[2002]12号
12
思想政治教育
2010年5月
京教研[2010]14号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序号
学 科 名 称
批准时间
文号
1
教育学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2
外国语言文学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序号
学 科 名 称
批准时间
文号
1
宗教学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3
基础心理学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4
光学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5
物理化学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6
细胞生物学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7
通信与信息系统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10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11
旅游管理
2008年4月
京教研[2008]4号
8
自然地理学
2002年9月
京教研[2002]23号
9
计算机应用技术
2002年9月
京教研[2002]23号
12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02年9月
京教研[2002]23号
13
分析化学
2002年9月
京教研[2002]23号

      优势学科

除4个国家重点学科外(基础数学,植物学,中国古代文学,世界史),心理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英语,西班牙语,软件工程,生物学等学科专业也较具实力。其中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各专业水平全国一流。

      截至2013年,学校占地约1,500亩,建筑总面积约63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条件优良,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总资产94,610余万元。建有国家级标准塑胶运动场、体育馆、羽毛球馆、游泳池等体育运动场地。各类学生总数29,396人,其中,全日制专科生102人,本科生10,271人,硕士研究生4,786人,博士研究生505人,成人教育学生13,097,外国留学生635人。
      学校在2003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截至目前,学校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北京市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1门;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0部、国家级精品教材5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57部、北京高等教育经典教材1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级教学名师17人;2008年该校成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校;在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含合作项目),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68项。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电子竞赛、英语演讲等国家级及北京市级比赛中均获得了多项奖励。高层次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8项,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9项。

密码登录

手机短信登录

手机号码
密码
30天自动登录
登录

加入报考大学

助你考得好,更能报得好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设置6~18位密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注册

报考大学已全面升级,将提供更全面的院校信息与志愿填报服务,请先完善个人信息。

立即完善个人信息

欢迎进入报考大学

请选择你的考区所在地

开始使用报考大学
tel

全国咨询电话

400-100-0233

售前客服QQ 售后客服QQ
微信公众号
wx
扫一扫,最新报考资讯
微信公众号
app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拖动左边滑块完成上方拼图